《游玩》

人生就是不断从一个阶段,晋级到另一阶段。无论是工作、建立关係,抑或是自身成长,都要过五关斩六将。我们该用什幺心态面对?江卓仪的故事给我们一个建议──遊玩。

江卓仪,1987年出生,是香港女子沙滩排球代表、体育节目主持、中学排球队教练,曾经是医院护士。她自小运动神经发达,尝试过很多运动,踢过足球,打过篮球,后来才接触排球。她笑言因为排球比较斯文,隔着网好像不会打架,爸爸说她还是玩这类运动好,所以一直打下去。加上排球相对着重技术,场上每一刻都是发挥,使她迷上这项运动。

江卓仪忆述小时候,居住和求学都是在青衣。小五初打排球时,她已加入学校排球队。在球队的正式训练时间以外,她会和一位女同学到长安村、青泰苑邻近的街场练球。有些是没有网的排球场,有些甚至是遊乐场。虽然不是正式场地,但江卓仪仍在这裏练成高手发球。小学生大多只够力用下手发球,当时的她靠自己摸索练成新技术,实在是难忘的事。

而遊乐场那种“做乜都得”的自由,可以一时去玩,一时拿起球去打,也令她很有印象。她描述青泰苑遊乐场有幅斜坡,表面有一格格,小朋友可以像蜘蛛侠在上面跑;还有一个人造「山丘」,竖立石製的梅花桩,可以在上面弹来弹去。她认为这些遊戏的运动元素,帮助她建立了打排球的基础。对江卓仪来说,那是一段很单纯、快乐的时光,没有规限,也没有教练在旁指导。无论打排球还是「捉伊人」,一概只是遊玩,偏偏却是她成为沙排选手的起点。

中三时江卓仪加入青年军,十六岁转打沙滩排球,转眼成为香港队选手。她淡然提到,自己本来是在屯门医院做兼职护士,后来因为肩膊伤患,从小到大的教练又说不再教,加上自己到了瓶颈,反覆思量下便退役做全职护士。有一段时间,她完全没再代表香港比赛。随日子过去,她突然又觉悟尚有一辈子要工作,运动员生涯却很短,现在不打就没有机会。她醒觉自己很想在匆匆一生裏做想做的事,于是伤患康復后便毅然復出,重踏沙场。

相比以往那般着重得失,江卓仪认为自己现在更自觉(自在?),比较平常心。她明白到在场上很想赢并不代表会赢,反而要相信平时的训练,比赛时心态做得好,才真正有帮助。她自认以前高傲,认为对手是敌对,一定要赢她们。现在知道其实比赛乃一场遊戏,双方在场上只是各自表现自己,能够互相学习和进步才是最重要。这心态使她放开了心怀,继续在沙排路上追逐下去。

用遊玩的态度面对人生,并不代表玩世不恭,反而是要像小朋友一样,做每一件事都是因真心喜欢而做。这样就算遇到困难,也会找到撑下去的理由。希望大家读过江卓仪的故事后,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遊乐场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