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國的傳統面具舞分為多種,其中河回別神假面舞於1980年被韓國政府指定為第69號重要無形文化遺產。面具舞一方面揭示平民生活的艱辛,一方面諷刺處於統治地位的貴族和佛教僧侶自視清高、道貌岸然,用諷刺、詼諧的手法揭露當時社會的矛盾,借讓神祇高興的名義給平民抒發不滿的渠道,並讓統治階層了解平民的感受。每場表演的登場人物各有不同。
新娘假面
頭上方以一字型束起六辮頭髮,蓋住雙耳,左右並排垂到下巴下方。新娘有著寬闊的額頭、長長而低沉的鼻子、凸出的顴骨、斜視的眼睛、緊閉的嘴唇。戴著這副面具會讓人自然地垂低頭,因此,當演員把頭稍微垂低時,新娘就會露出羞澀、溫順的表情。她是守護河回村的童神,是武進生城隍的顯神。
妓女假面
演員飾演書生的小妾時會戴上這副面具,頭髮兩端起角,髮型與新娘有很大分別。妓女有著鵝蛋形的臉、寬闊的下巴和像新月一樣的眼睛,露出淡淡的微笑。
白丁假面 (屠夫)
屠夫用的面具,有長長的臉、寬大的下巴和粗大的皺紋,看起來充滿力量。屠夫的小鼻子圓圓的、鼻翼寬闊、鼻樑短而翹起,從眼神能感受到殺氣。額頭上的大斑點、粗糙的皮膚,加上瞇著眼的微笑,顯得十分凶狠。
兩班假面
兩頰和眼尾有細細的皺紋,呈現瞇眼和微笑的表情。鼻子下方和嘴唇下方有後加鬍子的位置,鷹鈎鼻予人溫柔而又強烈的印象。河回面具造型的共通之處是以鼻子為中心,右臉寬度較窄,顴骨較低,但是兩班假面的右顴骨明顯凸出,左下巴歪斜,打破了兩邊臉的平衡。
僧侶假面
眼尾周圍刻有皺紋,兩眼緊眯著,呈現狡猾的笑容。額頭眉間有個凸起的圓點、鷹鈎鼻,下巴單獨用繩子吊著。鼻子底下和下巴有一個後加鬍子的洞。額頭上刻了象徵佛祖的白虎,拳頭般大的鼻子,雙眼皮瞇眼露出陰險的笑容。僧侶假面與兩班假面、書生假面和白丁假面的下巴結構略有不同。
夷昧假面
書生的下人,也被稱為傻瓜面具。瞇著眼睛,眼尾下垂,額頭和臉頰的皺紋連結在一起,面部左右不協調,露出傻笑的表情,沒有鼻子和下巴。右眼睜得小,左眼睜得大卻很幼細,就像眨著眼睛笑的樣子。眼角下垂而細長,看起來非常溫順。
老奶奶假面
圓圓的眼睛、深陷的眉間、高聳的小鼻子,兩頰、眼角、嘴角都刻有皺紋,尖尖的下巴是固定的,無法開合。嘴巴張大,戴上面具時嘴唇和牙齒會清晰地展示在觀眾面前,與鏤空的眼睛相得益彰,表情生動。像受驚的樣子,眼睛用力,眉頭深鎖,左邊眉毛扭曲。鼻子尖尖沒有肉,老奶奶假面是九個河回假面中唯一沒有鼻孔的面具。
書生假面
額頭、眼睛和兩頰都刻有皺紋。書生有圓圓的眼睛,表情極度憤怒、略顯傲慢。書生假面的特徵是大鷹鈎鼻,於面具背面鼻子和嘴唇下方位置設有加插鬍子的小孔,下巴左下方掛有操縱繩的小孔。為了面具整體的平衡,下巴不是單獨雕刻的,而是從一開始就和臉一起雕刻,然後再分拆。
草郎假面
由兩班的下人佩戴,性情傲慢。圓圓的小眼睛凸出來,眼睛、嘴巴的位置是鏤空的,嘴巴微張。下巴是固定的,透過半張開的嘴和深邃的小眼睛,展現出角色狂妄的性格。草郎兩頰刻有皺紋,下巴是倒三角形的,額頭凸出,像是被嚇了一跳的神情。鼻樑有皺紋,歪歪的嘴巴露出牙齒,顴骨在臉部較低的位置,表情與猴子相似。臉型細小,輕浮的晃動和敏捷性也和猴子的習性一樣。特別之處:鼻樑上橫刻的皺紋在人臉上看不到,卻在猴子的鼻子上可以看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