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像是樂園》跨領域藝術計劃

你幻想的理想樂園是怎樣的?

是個怎樣的空間?室內還是室外?是怎樣的光線、顏色?有什麼設施?會聽到什麼聲音、或音樂嗎?瀰漫著什麼氣味?

不同年紀、世代、背景、喜好的人,理想中的樂園都未必一樣。 樂園不僅僅是個「遊樂」場,還可能是一個精神出口,讓人稍稍離開日常/現實(甚或現世),獲得一刻快樂的時光。

這個計劃,以「樂園」為寓,由不同媒介的創作人設計及帶領,以不同媒介及形式創作、體驗,尋找不同向度、面相的樂園想像。

眼睛作為我們觀照世界的一個入口,攝下眼前萬事萬物;我們聆聽不同聲音,不管是悅耳或煩人的,同樣湧進思海迷宮,最後無論是淺薄的印象,還是深刻得已化作肌肉記憶的人和事物,也會變成零碎的記憶碎片,某天自行組合出疑幻疑真的回憶故事。回憶本身可能就已經是一個樂園。人生裏出現過無數故事,不論是親歷其境的還是口耳相傳的,哪些值得記錄下來?哪些就這樣散落了?

隨電影導演卓翔和跨媒體藝術家葉奕蕾引導,我們也來學習當自己記憶影像的導演,在自己的故事與記憶中尋索、整合、再現。


我們習慣被視覺主導,有很多聲音,我們都不自覺地「聽以不聞」,更莫說去尋索聲從何來。聲音藝術家們提倡「Deep listening」,提醒我們身處的世界其實從沒有寧靜一刻,放空聆聽,甚或可以聽到超乎想像的「樂章」。

錄音機與揚聲器,一個負責收錄,一個負責傳播,它們可以很日常和實用,也可以像魔法道具般帶領我們發現/發掘聲音。在「收錄」和「播放」之間,進行分析、選擇,創作,構作聲音體驗裝置/演出。

音響工作者及環境錄音師簡僖進,與媒體藝術家馮俊彥,以他們對於聆聽與聲景/音樂構作的經驗,帶領參加者把玩聲音的可能。


雜耍,是表演藝術,但有時更像魔法,神秘而奇幻,引人入勝。

表演者,也像魔法師,他們善用身體每個部位與形形色色的道具連結,不但展現經年累月練習下的技藝,同時亦創出奪目的視覺效果。每個人學習與身體協調的過程都不一樣,最後的演繹也不儘相同,沒有所謂成功或失敗,原來人人都能嘗試玩出自己的花樣,當一個展現魔法想像的人。

結集舞蹈、視覺藝術、音樂等多種媒介,三位雜耍表演者及導師透過與呼拉圈共舞,拋球,以及水晶球律動等不同的花式,打開表演者身體意識,同時帶動觀者專注於當下,一同走入猶如超脫現實的魔幻舞台。


經過一年,一眾學員,跟隨三組藝術家領航,以回憶與故事、聲景與裝置、身體與影像,尋索城市日常之中屬於自己的樂園。

在回憶中、故事裡、寓言間、街道上、鬧市裡、身體內、道具間、節奏中、聲景裡⋯⋯
發現各有的溫度。


將製作紀錄片並於網上發佈。

節目以粵語進行

計劃的各項活動費用全免。

策劃及製作︰

discipline

支持機構︰

節目查詢:
康樂及文化事務署
2591 1340

節目及報名查詢:
No Discipline Limited
playgroundasmetaphor@gmail.com
網站:www.nodisciplinelimited.hk
臉書/IG:No Discipline Limited

如遇特殊情況,主辦機構保留更換節目、導師及表演者的權利。
節目內容並不反映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意見。